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文章详情
运城市推动创城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上水平 城市更美好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1-10      阅读数:1,402 次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河东书房、河东驿站,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市民流连忘返;人行天桥,一桥一景……这是运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喜人变化,市民纷纷点赞。

微信图片_20220110110458.jpg

  成果共享,百姓生活更幸福

  创城是方向,惠民是目的。今年以来,盐湖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征求居民意见,将居民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较差的49个小区列入改造计划。在中心城区开展了“门前四包”专项整治、公共停车领域综合整治行动、市容市貌大整治行动。

  创城推进城市更新。近几年,运城市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公厕数量正在成倍递增。“公厕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配置了除臭器、杀菌灯,有保洁员固定清扫,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打破了人们对街头公厕的传统印象。”市民李强说。

  原来灰色的水泥墙被美丽的彩绘覆盖、冰冷的井盖上呈现出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一幅幅彩绘让原本毫不起眼的市政设施变成了漂亮的“艺术品”。通过创城,城市每天都在进步,这些点滴变化正汇聚成磅礴力量,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可喜变化,生活越来越舒心。

  潜移默化,文明理念入人心

  今年年初,《运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市教育局结合《条例》贯彻实施,开展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学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将学生行为规范自我养成与学校推动养成相结合,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市文明办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文明创建标准,作为测评考核各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指标内容,并牵头在全市开展了“制止餐饮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系列活动……

  规范市民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良好社会风尚。近年来,运城市从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入手,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分类设计各种不同载体,采取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坚持广大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搭好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舞台,让群众当演员、唱主角,积极参与创城行动。以“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先进典型事迹展板展示等活动为载体,讲述运城好故事,传播运城好声音,让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让文明的春风吹拂每一个角落。

  素质提升,核心价值聚民心

  一座城市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

  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目标就定在哪里。运城市持续推进文明交通行动,不断整治交通乱象,科学优化拥堵点段交通组织,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全面增强市民文明交通出行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同时,组织市直文明单位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投身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在交通高峰时段织密志愿服务网络,引领文明出行成为新风尚。

  运城立足宣传、强化引导,坚持宣传内容全覆盖,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大力张贴各类公益广告;坚持点位打造有亮点,在中心城区8个公园、17个小游园等重要点位精心设置文明标语,重点打造了学苑路、禹都街和红旗街等文明示范街道,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随处可见;坚持全民参与共创建,大力倡导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规范停放车辆等文明行为。

  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渐失光彩的老旧小区,通过实施改造,实现了华丽变身。小街小巷、马路市场改造稳步推进,道路提升、立面改造、拆除违建,公厕、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内外兼修,文明创建有广度

  运城市委市政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紧抓实。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188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500余支。

  今年以来,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十必到”志愿服务活动,通过“1+10”包挂(每1名志愿者包挂10户群众,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开展“1对1”结对帮扶服务,推动文明实践由“进村”向“入户”深化、由“见人”向“走心”深化,把文明实践融入全市“五面红旗”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东风荡漾花千树,文明实践气象新。河津作为运城市唯一的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积极探索“11565”河津文明实践新路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万荣县作为省级试点县,坚持“一个中心,千村千面”的工作思路,按照建好“场子”、挂出“牌子”、列出“单子”的要求,全面增强“八传八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盐湖区将全区680支志愿服务队4.5万余名志愿者全部录入区调度中心系统平台,建立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机制,搭建服务群众平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在为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孙 雄

责任编辑:山西文明校园